戰(zhàn)地日記:我們的第七天
今天手術的病人是一個腰椎錐體爆裂性骨折、腰椎管狹窄并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。如果按順序手術兩個部位,大概需要8到9個小時的時間。專家組經(jīng)過充分討論,決定兩個部位同時開,盡可能縮短手術和麻醉時間,確保傷病員的安全。
在我們這個醫(yī)療隊里,既有創(chuàng)傷外科專家大王,又有脊柱外科專家超人俞興,更有一流的助手骨科專家、博士后趙子義,還有現(xiàn)在骨科醫(yī)生已經(jīng)離不開的“小工”老王(王
大家計劃得很好,上臺后才發(fā)現(xiàn)苦了我們的護士李晶。手術室很小,上臺五個人再加一個護士,連轉身的地兒都沒有。小李(年紀最小的隊員)一個人供兩個手術的器械,她恨不得長出四只手來,以滿足臺上的需要。等不及了,大家就自取所需。這臺手術持續(xù)了三個小時零二十分鐘,節(jié)約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。
今天手術結束得早,下午我們去了什邡。什邡山川秀美、歷史悠久、物阜民豐,素有
什邡市區(qū)的樓房還在,馬路兩旁搭建著綿延幾里的帳篷。我們去了災民聚集地回瀾鎮(zhèn)。在一個巨大的能夠抗震的廠房里,800名幸免于難的災民聚居在一起。政府解決了他們的吃喝問題,一個小姑娘還拿礦泉水給我們喝。之前我們經(jīng)過了“話療”大師小王(王世東)的培訓。于是,大家分頭同災民攀談起來。
這里的災民家園完全被毀,他們很愿意講他們在災難中的遭遇。老王和一個86歲的老太聊了半天,老太居然聽得懂普通話,老王不知什么時候學會了聽四川話。超人俞興與一個老漢聊得很細,從受災到現(xiàn)在到今后的打算,老漢回答得非常認真和自信。詩人張愚索性坐下來,和一家人嘮起了家常。大王不善言談,坐在旁邊專注地聽災民的訴說。子義聲音最大,因為他談話的對象聽力有點兒差。小李不時地摸摸小朋友的頭,鼓勵他們好好學習。“話療”大師小王最牛,與他交談過的災民,都滿臉掛著笑。
災難不可抗拒,但是打不垮堅強的四川人!
回來的路上,我們的心里踏實了很多,我們也不那么擔心了。明天的什邡一定會比今天的唐山更美麗!(東直門醫(yī)院醫(yī)療救護隊于5月21日)
雨整整下了一夜,早晨起來發(fā)現(xiàn)被子的一角掉到地上,拎起來時水直往下滴,才知道我們已經(jīng)是“水上漂”了,帳篷里的空氣非常潮濕。
廣)和詩人專家張愚,強強聯(lián)手,沒有辦不成的事!
“川西明珠”之稱。什邡是“三星堆”文化的核心地帶,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八代祖師馬祖道一的故里,是四川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城。一場不期的天災,使這個美麗的城市瞬間為破壁殘垣所取代。我們的心情非常沉重,一路大家都不怎么說話。